(专业代码:080201)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主要研究现代机械制造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现代制造设备、技术、工艺与计算机有机地结合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机电产品的数字化、信息化设计、虚拟样机模拟、制造信息系统、机床数字控制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制造信息系统与集成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制造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和方法。重点研究制造信息系统中的CAD/CAPP/CAM/ERP/MES的集成化模型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技术;研究集成化质量系统;研究可重构制造系统等。
2.先进加工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切削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以及特种加工技术等。重点研究绿色切削加工技术中的刀具技术、润滑技术;精密和超精密研磨技术、纳米加工理论及方法;研究机械零件的冷挤压成型技术等。
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CAD/CAE/CAPP/CAM/PDM、智能设计和优化设计、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化测量、数字化装配、并行工程、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及网络化制造技术等。
4.制造系统优化与仿真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生产过程及相关系统的建模与优化方法。以系统工程理论、现代优化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生产过程、制造系统、物流系统等的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系统优化及仿真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先进制造技术、方法、模式的发展动向,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资料;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可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从事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原则上都要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
1.课程设置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8-34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学 位 课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1 |
Ⅱ |
必修 |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Ⅰ |
必修 |
||
外 语 |
基础英语 |
104 |
4 |
Ⅰ、Ⅱ |
必修 |
|
口语听力 |
40 |
2 |
Ⅰ、Ⅱ |
必修 |
||
计算方法 |
60 |
3 |
Ⅰ |
必修 |
||
数理统计 |
40 |
2 |
Ⅰ |
必修 |
||
先进制造技术 |
40 |
2 |
Ⅱ |
必修 (任选2门) |
||
现代控制工程 |
40 |
2 |
Ⅰ |
|||
测试信号分析 |
40 |
2 |
Ⅰ |
|||
超精密加工技术 |
40 |
2 |
Ⅱ |
|||
现代设计方法 |
40 |
2 |
Ⅱ |
(续表)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非 学 位 课 |
专业英语 |
20 |
0 |
Ⅲ |
必修 |
计算机应用基础Ⅰ |
40 |
2 |
Ⅰ |
选修 |
|
运筹学 |
40 |
2 |
Ⅱ |
必修 (任选1~2门) |
|
模糊数学 |
26 |
1 |
Ⅱ |
||
数理方程 |
40 |
2 |
Ⅱ |
||
随机过程 |
40 |
2 |
Ⅱ |
||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30 |
1.5 |
Ⅱ |
必修 |
|
机械振动 |
30 |
1.5 |
Ⅰ |
选修 |
|
机械故障诊断学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切削实验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工程数据库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现代数控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CAD/CAPP/CAM |
30 |
1.5 |
Ⅱ |
选修 |
|
人工神经网络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 |
30 |
1.5 |
Ⅱ |
选修 |
|
科技论文写作 |
20 |
1 |
Ⅱ |
选修 |
|
必修 环节 |
实践环节 |
1 |
Ⅲ |
必修 |
|
学术报告 |
1 |
I-V |
必修 |
||
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 |
2 |
Ⅲ |
必修 |
注: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以上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相应的考核记入考核成绩,但不计学分。
2.课程简介
(1)现代控制工程(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本课程是在研究生已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能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了解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为学习其它有关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2)测试信号分析(Testing Signal Analysis)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时域分析及频域描述、Z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及滤波器等。该课程主要使研究生掌握测试信号分析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信号的方法,以使研究生达到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信号分析技术的能力。
(3)超精密加工技术(Super Precison Machining Technology)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精密磨削和超精密磨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机床设备、精密研磨和抛光、精密特种加工、精密加工中的测量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支撑环境。
(4)现代设计方法(Modern Design Technique)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使研究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能应用具体的现代设计方法解决产品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要求研究生掌握优化设计常用的优化方法,并掌握可靠性设计方法。
(5)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使研究生了解制造领域的新技术,包括材料成型、加工、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系统构造及系统管理等,把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奠定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知识平台。
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国内或国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2.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尽可能和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要考虑到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并在本学科内有一定的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要求对国内外近15年的30篇以上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两项内容,即选题报告评议书和书面选题报告。书面选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选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①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②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③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④选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⑤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选题报告的评审一般采取报告会的方式,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和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选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以在2月内再补作一次选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按肄业处理。选题报告工作完成后,将选题报告及评议书一式两份,分别交研究生所在学院和研究生学院培养管理办公室。
选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者,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系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学院审批备案,并及时重做选题报告。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不适合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及时处理。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考核小组组成:
①政治思想、健康状况考核小组: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委员会组成。
②业务考核小组:由学院主管院长、导师、选题报告考核小组组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书面(0.8~1.0万字)和讲述方式,对其论文作中期进展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课题的理论分析、实验方法、数据、设计方案、初步结论、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计划。选题报告考核小组对此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过程、结果的可靠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要形成决议并填写《河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中期考核情况表》。
考核结果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 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或系组织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在工作量、创新点、系统性、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论文写作方面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审查,并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河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及评审办法》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经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
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考核报告、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防止走过场。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一般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的第12周之前完成。选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9个月。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专业代码:080202)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机电测试及控制技术等进行有机集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利用系统工程观点,把机电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中,通过信息传输和处理信息,通过控制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校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于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机电系统测控技术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机械工程领域各类参数的静态、动态测试方面的研究。静态测试主要包括机械零件各类几何误差的测量方法研究、测量装置的研制、精度理论研究及误差补偿等;动态测试主要针对各种机械量(振动、位移、压力、流量、温度、应力等)展开研究,包括测试及测控系统的研发、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等。研究过程中,主要涉及机械、电工电子学、光学、计算机、虚拟仪器、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械动态信号处理方法、设备故障机理及其特征提取、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及智能诊断理论。重点研究包括小波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等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诊断技术,及其特征提取方法;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基于网络的远程测控与诊断技术等。
3.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技术、研究机电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重点研究机电系统建模、动态特性分析、仿真与系统设计、计算机仿真等理论方法,对实际机电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
4.机器人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器人机构学、机器人控制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重点研究机器人机构创新与理论,结合生产应用研发新型工业机器人;研究机器人智能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和加工技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能运用机械、电子及控制理论等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进行系统动态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翻译本学科外文资料;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可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从事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原则上都要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
1.课程设置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8-34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学 位 课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1 |
Ⅱ |
必修 |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Ⅰ |
必修 |
||
外 语 |
基础英语 |
104 |
4 |
Ⅰ、Ⅱ |
必修 |
|
口语听力 |
40 |
2 |
Ⅰ、Ⅱ |
必修 |
||
计算方法 |
60 |
3 |
Ⅰ |
必修 |
||
数理统计 |
40 |
2 |
Ⅰ |
必修 |
||
现代控制工程 |
40 |
2 |
Ⅰ |
必修 |
||
测试信号分析 |
40 |
2 |
Ⅰ |
必修 |
(续表)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学位课 |
先进制造技术 |
40 |
2 |
Ⅱ |
必修 (任选1门) |
机械故障诊断学 |
40 |
2 |
Ⅱ |
||
非 学 位 课 |
专业英语 |
20 |
0 |
Ⅲ |
必修 |
计算机应用基础I |
40 |
2 |
Ⅰ |
选修 |
|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
30 |
1.5 |
Ⅱ |
必修 |
|
机电系统动力学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模糊控制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机械振动 |
30 |
1.5 |
Ⅰ |
选修 |
|
电机伺服控制系统 |
30 |
1.5 |
Ⅱ |
选修 |
|
人工神经网络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机器人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实用测试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现代数控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软件工程基础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工程数据库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30 |
1.5 |
Ⅱ |
选修 |
|
科技论文写作 |
20 |
1 |
Ⅱ |
选修 |
|
必修 环节 |
实践环节 |
1 |
Ⅲ |
必修 |
|
学术报告 |
1 |
I-V |
必修 |
||
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 |
2 |
Ⅲ |
必修 |
注: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以上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相应的考核记入考核成绩,但不计学分。
2.课程简介
(1)现代控制工程(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本课程是在研究生已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能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了解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为学习其它有关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2)测试信号分析(Testing Signal Analysis)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时域分析及频域描述、Z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及滤波器等。该课程主要使研究生掌握测试信号分析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信号的方法,以使研究生达到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信号分析技术的能力。
(3)机电系统动力学(Mechano-Electric System Dynamics)
本课程从能量观点出发,研究物体运动在电磁场中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用机电一体化观点对机电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与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动力学基础、系统方程的建立方法、非线性机电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系统的优化设计。
(4)机械故障诊断学(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本课程研究的是机器或机组运行状态的变化在诊断信息中的反映。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系统动态信息处理和状态识别、典型机械零部件的故障监测及诊断等。
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国内或国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2.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尽可能和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要考虑到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并在本学科内有一定的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要求对国内外近15年的30篇以上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两项内容,即选题报告评议书和书面选题报告。书面选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选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①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②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③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④选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⑤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选题报告的评审一般采取报告会的方式,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和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选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以在2月内再补作一次选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按肄业处理。选题报告工作完成后,将选题报告及评议书一式两份,分别交研究生所在学院和研究生学院培养管理办公室。
选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者,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系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学院审批备案,并及时重做选题报告。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不适合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及时处理。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考核小组组成:
①政治思想、健康状况考核小组: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委员会组成。
②业务考核小组:由学院主管院长、导师、选题报告考核小组组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书面(0.8~1.0万字)和讲述方式,对其论文作中期进展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课题的理论分析、实验方法、数据、设计方案、初步结论、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计划。选题报告考核小组对此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过程、结果的可靠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要形成决议并填写《河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中期考核情况表》。
考核结果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 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或系组织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在工作量、创新点、系统性、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论文写作方面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审查,并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河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及评审办法》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经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
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考核报告、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防止走过场。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一般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的第12周之前完成。选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9个月。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专业代码:080203)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及理论是将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直接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改进的一门工程学科。它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学科互相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基本部分。我校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于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
本研究方向运用设计机构的新方法、新理论,研发新型机构,并为开发新型机械产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考虑构件的弹性变形、振动特征和动态应力等对机器的影响,研究机器的真实运动特性,改善机械设备结构,开发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高寿命、低噪音的新型产品,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2.计算机辅助工程
本研究方向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机械产品的静态和动态力学特性,为产品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提供技术指导,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3.摩擦、磨损与润滑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械设备的摩擦磨损特性、磨损机理及抗磨方法、润滑技术。重点研究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刀具的磨损与润滑,开发环境友好型润滑剂;研究金属零件的表面涂层技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有坚实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在机器动力学、现代设计理论、现代设计方法、摩擦磨损机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有较宽厚的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实验技术与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完成具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课题;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资料;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可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原则上都要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
1.课程设置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8-34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学 位 课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1 |
Ⅱ |
必修 |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Ⅰ |
必修 |
||
外 语 |
基础英语 |
104 |
4 |
Ⅰ、Ⅱ |
必修 |
|
口语听力 |
40 |
2 |
Ⅰ、Ⅱ |
必修 |
||
计算方法 |
60 |
3 |
Ⅰ |
必修 |
||
数理统计 |
40 |
2 |
Ⅰ |
必修 |
||
现代控制工程 |
40 |
2 |
Ⅰ |
必修 (任选2门) |
||
测试信号分析 |
40 |
2 |
Ⅰ |
|||
摩擦学 |
40 |
2 |
Ⅰ |
|||
机械振动 |
40 |
2 |
Ⅰ |
|||
现代设计方法 |
40 |
2 |
Ⅱ |
|||
非学 位课 |
专业英语 |
20 |
0 |
Ⅲ |
必修 |
|
运筹学 |
40 |
2 |
Ⅱ |
必修 (任选1~2门) |
||
模糊数学 |
26 |
1 |
Ⅱ |
|||
数理方程 |
40 |
2 |
Ⅱ |
|||
随机过程 |
40 |
2 |
Ⅱ |
(续表)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非 学 位 课 |
计算机应用基础Ⅰ |
40 |
2 |
Ⅰ |
选修 |
先进制造技术 |
40 |
2 |
Ⅱ |
必修 |
|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润滑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软件工程基础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并行工程 |
30 |
1.5 |
Ⅱ |
选修 |
|
CAD/ CAPP/ CAM |
30 |
1.5 |
Ⅱ |
选修 |
|
非线性振动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机械动力学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测试实验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机械故障诊断学 |
30 |
1.5 |
Ⅱ |
选修 |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0 |
1.5 |
Ⅱ |
选修 |
|
工程数据库技术 |
30 |
1.5 |
Ⅱ |
选修 |
|
科技论文写作 |
20 |
1 |
Ⅱ |
选修 |
|
必修 环节 |
实践环节 |
1 |
Ⅲ |
必修 |
|
学术报告 |
1 |
I-V |
必修 |
||
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 |
2 |
Ⅲ |
必修 |
注: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以上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相应的考核记入考核成绩,但不计学分。
2.课程简介
(1)现代控制工程(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本课程是在研究生已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能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了解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为学习其它有关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2)测试信号分析(Testing Signal Analysis)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时域分析及频域描述、Z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及滤波器等。该课程主要使研究生掌握测试信号分析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信号的方法,以使研究生达到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信号分析技术的能力。
(3)摩擦学(Tribology)
本课程主要介绍摩擦、磨损(包括材料转移)和润滑(包括固体润滑)的原理及应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深入地、系统地了解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控制摩擦、减轻磨损和改善润滑”的主要方法和摩擦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机械振动(Machinery Vibration)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之一,该学科借助数学、力学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各种振动现象的机理和规律,主要介绍机械振动学中的基本理论。
(5)现代设计方法(Modern Design Technique)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能应用具体的现代设计方法解决产品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要求研究生掌握优化设计常用的优化方法,并掌握可靠性设计方法。
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国内或国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2.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尽可能和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要考虑到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并在本学科内有一定的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要求对国内外近15年的30篇以上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两项内容,即选题报告评议书和书面选题报告。书面选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选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①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②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③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④选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⑤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选题报告的评审一般采取报告会的方式,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和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选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以在2月内再补作一次选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按肄业处理。选题报告工作完成后,将选题报告及评议书一式两份,分别交研究生所在学院和研究生学院培养管理办公室。
选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者,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系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学院审批备案,并及时重做选题报告。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不适合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及时处理。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考核小组组成:
①政治思想、健康状况考核小组: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委员会组成。
②业务考核小组:由学院主管院长、导师、选题报告考核小组组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书面(0.8~1.0万字)和讲述方式,对其论文作中期进展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课题的理论分析、实验方法、数据、设计方案、初步结论、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计划。选题报告考核小组对此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过程、结果的可靠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要形成决议并填写《河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中期考核情况表》。
考核结果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或系组织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在工作量、创新点、系统性、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论文写作方面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审查,并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河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及评审办法》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经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
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考核报告、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防止走过场。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一般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的第12周之前完成。选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9个月。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